首页 古今

“狂飙诗人”柯仲平与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时间:2018-07-16 20:17:29 栏目:古今

“狂飙诗人”柯仲平与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民众剧团创始人柯仲平(左)与马健翎 




“狂飙诗人”柯仲平

与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丁静(柯仲平女儿,89岁)

丁卫星(柯仲平外孙)

丁雁(柯仲平外孙女)




1

陕北——

让诗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937年11月,热情豪放的陕北人民以宽阔的胸怀迎接我们的“狂飙诗人”柯仲平,这位长须飘飘、激情如火、爱憎分明、狂放而又朴实、极具个性魅力又平易近人、带着地方口音的云南诗人也以自己的激情来回报这份热情,他被延安火热的革命热情、高涨的抗日氛围所感染,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抗战文艺和解放区革命文艺活动中。


  没多久,更让柯仲平激动的事情发生了——他见到了毛主席。握着毛主席的手,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心头,他两眼激动的泪水在滚动,好像是一个劫后余生的游子终于回到慈母怀抱的感觉。毛主席在了解了他从“五四”运动起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多次被捕、在监狱被折磨得牙齿脱落、身体受损的情况后说:“真不容易啊,现在你回娘家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今后就看你的了。我看你不能光埋头写诗,要做点文艺的领导工作。 ”柯仲平说他没做过,主席却说:“做不了还学不了?多读点马列主义,放下知识分子的臭架子,密切联系群众,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我们的文艺是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要联系斗争实际,首先作家就要下去生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诗,也要上街,一切服务于抗战……” (《狂飙诗人柯仲平传》 )毛主席的谈话对诗人的人生和后来所从事的事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这时的延安,正是“狂飙诗人”得以发挥才能的战场。1937年11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成立,柯仲平与周扬、成仿吾被推为负责人; 12月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成立,吴玉章任主任,丁玲和柯仲平任副主任; 12月下旬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成立了“战歌社” ,柯仲平任社长。诗人一到延安就得到这么大的信任,给了他这么多施展诗歌创作才华的..,柯仲平内心充满无比的激动、热情和干劲,自此,诗人那蕴藏在心中的“狂飙”性格得以极大的发挥,创作激情犹如延河之水涌流奔腾。诗歌是他的战斗武器,他要用诗来投入战斗。


  诗人时时回想着主席的话,他默默地想,在这片革命的沃土,有伟大领袖的关怀指导,有广大军民的支持帮助,一定要深入陕北各地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创作源泉,用百姓和官兵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演出,服务抗日军民,就一定能实践毛主席的指导和要求,因此他把“诗歌和戏剧的大众化”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并且一辈子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直至生命的终结。

 


2

成立“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中国..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戏曲团体


  1938年4月毛主席在看了延安召开的边区工人代表大会开幕式晚会上的演出后说:“老百姓来的这么多,老年人又穿着新衣服,女青年擦粉戴花的,男女老少把剧场拥挤得满满的,群众非常欢迎这种形式。群众喜欢的形式,我们应该搞。如果加进抗日内容,那就成了革命的戏了。 ”“要搞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的形式,扩大宣传面。 ” ( 《狂飙诗人柯仲平传》 )晚会一结束,柯仲平就找人商量如何落实毛主席的指示,第二天,他就开始着手筹建剧团。在延安师范学校“乡土剧团”和延安市“群众业余剧团”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充实, 1938年7月初,“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成立了(以下简称民众剧团) 。毛主席亲自题写了团名,由柯仲平任团长,刘克礼任副团长,张季纯、马健翎任剧务主任,隶属陕甘宁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这是在中国..领导下诞生的第一个革命戏曲团体。


  民众剧团简章上有这么一段:定名:民众剧团。宗旨:采取旧形式新内容之手法,改进各项民众艺术,以发扬抗战力量,提倡正常娱乐。筹备会参加者:王若飞、周扬、齐华、高朗亭、管瑞才、艾思奇……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柯仲平、高敏夫、柳青、马健翎、张季纯、正义等。


  民众剧团成立初期条件很困难,没有钱。毛主席得知情况后从自己稿费中特批给剧团300元钢洋;贺龙从晋西北回来也给了20元法币,还把从日军缴获的战利品,如钢盔、皮鞋、军刀、军大衣等托人从前线捎回作为剧团的道具;周恩来、博古从重庆回来时,每人给剧团50元法币。后来,张鼎丞、陈云等领导同志也都给剧团送来了许多战利品作道具。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的支持给民众剧团以极大的鼓舞,剧团快速成长起来。2



3

在创作演出中始终坚持

中国气派 民族形式 工农大众 喜闻乐见


  在柯仲平、马健翎带领下,民众剧团长期坚持下乡,深入基层了解生活,热情为老百姓和八路军指战员演出,把毛主席说的“中国气派”落到实处。民众剧团行程数万里,走遍陕甘宁边区23个区县,创作演出了《查路条》 《回关东》 《十二把镰刀》 《血泪仇》 《八千马》 《大家喜欢》 《模范城壕村》 《孙万福回来了》等许多受到陕北军民热烈欢迎的优秀现代剧目,经常到一地一演就到天亮。特别是《保卫和平》 《血泪仇》 《穷人恨》等几部大型剧目的上演,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政治影响,成为发动群众、鼓舞战士、教育新兵(俘虏)的“活教材” 。看戏被部队称为“上大课” 。新兵看完戏后,纷纷表决心,提保证,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解放全中国。剧团还编演了《反徐州》 《斩马谡》 《鱼腹山》等戏,丰富了演出剧目。


“狂飙诗人”柯仲平与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民众剧团演出《血泪仇》(1944年)


  民众剧团团旗上写着:“大众艺术野战兵团” 。柯仲平填词的民众剧团团歌唱道:“你们从哪达来?从老百姓中来。你们又往哪达去?到老百姓中去。 ”这几句歌词,生动地说明了民众剧团所坚持的方向,她正是沿着这一方向,走过了多少光辉的战斗历程。一些舞台两边还贴着对联,上联是“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 ;下联是“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 ”横批是“团结抗战” 。陕北老乡用最喜爱的《信天游》来赞颂民众剧团:“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咱们的民众剧团过来了” ;“一杆大旗硷畔上插,我把你亲人迎回家” ;“黄米馍馍就酸菜,我把你剧团没错待。 ”一些乡干部们也利用剧团到各处演出的机会开展群众工作,还感叹说道:“你们演一天戏,胜过我们工作一个月。 ”因为民众剧团的出色表现,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民众剧团被授予“特等模范”的奖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