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今

“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雍正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火耗归公

时间:2021-02-07 14:05:13 栏目:古今

作者:林森    校正/编纂:莉莉丝
全 文 约 22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人们,想必都邑记得雍正即位后履行的三大改造政策: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和火耗归公。对于前两者,人人应该都对照认识,至少从字面意思上也能猜个也许。但至于火耗归公,或者会相对生疏些。

那么,这个“火耗归公”事实是什么意思?雍正为什么要鼎力履行这项政策呢?



上图_ 《雍正王朝》唐国强 饰 爱新觉罗·胤禛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需先领略什么叫“火耗”。火耗,又叫“耗羡”,是指处所官在征收课税时,会要求纳税者在划定税额外再多交一部门。为什么要多交一部门?这就要讲到火耗的发源。

火耗显现于明朝,张居正改造时,推出“一条鞭法”,明确划定的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冗赋总为一条,归并征收银两。但因为处所官从公民手里获得的大多是碎银,因而需要以火熔化铸成银锭才能上缴国库。在重铸的过程中,不免会有银两损耗的现象。故而这种因为铸银而发生的、需额外缴纳的税款就被称为“火耗”。



上图_ 张居正改造



征收火耗,其实是一种合理的轨制。因为不光是重铸过程中会有银两损失的情形,在平常使用时,现银也往往会因磕碰、磨损等原因造成流失导致分量不足。然则这种损耗的数量往往都是很小的,并且是不确定的,但处所官员在征收时往往要求纳税人多交火耗,甚至每一两白银竟要收四五钱的火耗,这可不就轻易激起民愤嘛!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怪就怪明朝划定的官员俸禄实在是太少。各级官员仅靠朝廷发的工资,只能包管最根基的开支,连面子的生活都无法维持。并且,你也不克指望谁的憬悟都跟况钟、海瑞一般高。所以那些收上来的火耗钱,根基都进了各级官员的腰包,成为了他们极为主要的“灰色收入”。



上图_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


 

领略了火耗,我们就知道了所谓“火耗归公”,就是要将这些落入官员私家口袋的火耗钱统一上缴国库,归公家所有。清朝竖立后,因为“清承明制”,其官员俸禄也根基上向明朝尺度看齐(七品知县年俸仅45两)。如许一来,感觉工资不敷花的各级官员又想到了“火耗增收”这一妙招。

于是乎火耗不光没有跟着明朝的消亡被扫入汗青的垃圾堆,反而愈演愈烈,有的处所甚至一两银子要收六七钱火耗。更严重的是,有人收50%的火耗,很快就有人敢收100%的;有人收一倍的,很快就有人敢收两倍的。这不只导致宦海贪腐横行,更令公民吃力不胜言。由此发生的抗缴火耗的民变在清朝初年可谓遍地皆有,经常令官府头疼不已。



上图_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那么,既然征收火耗不得人心,那么为什么不取缔?其实,早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陕西巡抚噶什图即上奏建议“量留本官费用外,其余俱捐补合省亏空。” 噶什图的建议,可谓有了“火耗归公”的雏形。但此时的康熙早已倦于政事,加上“九子夺嫡”的熬煎,他不想、也没有精神再去碰触这个敏感的话题,火耗改造也就此迟误下来。

雍正上台后,为兴利除弊,同时也为缓解日益严重的财务危机,于雍正二年(1724年)起头履行“火耗归公”。清廷划定:各省凭据内陆实际情形厘定火耗的额度,征缴之后统一纳入国库并挂号造册。征收的火耗除填补国库外,多出来的部门以养廉银的形式下发,作为各级官员俸禄之外的一项额外收入,以补助家用。



上图_ 允礼所作雍正皇帝像

 

 
或者有人会问:不管火耗是归私人照样公家,这不都是民脂民膏吗?这么做和不归公有什么纷歧样?大纷歧样!原先朝廷收3两银子的税,处所官收9两,本身赚6两不说,老公民怨声载道,骂得都是朝廷,优点满是官员的。如今呢?哪怕你收100两,也都是朝廷的,官员毛线都没有,你敢捞一分立马定罪,傻子才去收高得离谱的火耗。如许无疑有效解决了自明朝起就历久存在的处所官横征暴敛的弊政,对公民而言天然是减轻了肩负。

然而,雍正履行“火耗归公”,无疑是站到了整个官员集体的对立面,那些“小金库”被清的人岂能甘愿?要知道,士绅阶级在明清时代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一旦政策没搞好,就有或者摇动国本。对此,雍正有着充裕的思惟预备,他首先公布,在最主张实施这项政策的山西试行“火耗归公”(山西巡抚诺敏和布政使高成龄是最早上奏履行“火耗归公”的雍正朝官员)。昔时,山西共上缴火耗银43万两:20万两填补亏空,9万多两作公费,其余作为各官养廉银。这个中,知县级别官员获得养廉银500至1500两。如斯官员有了优点、朝廷补了亏空、公民减肩负,这般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上图_ 李卫(1687年—1738年)



其次,雍正在各级财务机构遴派能臣干吏,对各地账目实施清查,谨防舞弊。好比我们人人熟知的李卫,其时被录用为户部郎中,负责主持“火耗归公”相关改造事宜。有位亲王自恃位高权重,再三暗示李卫,他要把火耗收到本身腰包里。李卫见状,便命令将这位王爷想要的火耗银装箱,然后在箱子上贴上封条,写上“亲王火耗”,尔后在户部大门口一放。如许一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拿走这火耗银,体面还往哪里搁?亲王无奈,只好向李卫报歉,于是“火耗归公”便顺利铺开了。



上图_ 清朝官员



再者,派出钦差大臣络续明察暗访,普遍收集民情,制订合理的火耗比例;同时对仍敢顶风作案的官员,严惩不贷,毫不手软,甚至不吝开杀戒,以儆效尤。在雍正的起劲下,河南、山东的火耗比例由之前的四到七成离别将至13%、18%,其他各省遍及降至10%—20%,富庶的江浙一带只有5%。这一改造办法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肩负,增加了官员的薪给,对清算吏治、削减贪污有积极感化。

不外在封建专制的大情况下,权要贪污靡烂是个痼疾,仅靠一两项办法是无法根治的。雍正身后,处所官起头于火耗之外黑暗加派冗赋,滥征之风复兴。但在其时的汗青配景下,这仍然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改造测验,也取得了十分积极的结果。

参考资料:
【1】《清世宗实录》《清朝文献通考》《清史稿•田文镜传》
【2】《论耗羡归公》 陈峰 著
【3】《四爷很忙》 纪连海 著


更多出色 点击观阅

1. 火力军力都跨越德军,苏军强攻柏林为何还伤亡30多万人
2. 韩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汉化的地名,很多都与湖北地名相同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海潮规划签约账号【汗青大私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文字由汗青大私塾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说,汗青范畴特邀科普合作..


你“在看”了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