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大学里最有意义的10件事,别等到毕业才后悔!

时间:2018-09-07 01:01:09 栏目:新闻

长期以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一直和大学生在一起,听着他们的疑惑,解答着他们的问题,也因此自己也对一些问题多了一些思考。

 

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集中在:我如何在大学努力才可以更优秀?如何努力才可以更好地面向未来的职场?

 

无可厚非,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很明显,无论中学教育怎么改革,最后的分数还是关键,可能差一分就去不了重点大学。

 

而到了大学,最大的改变是,学生多了选择,拥有了选择——可以转专业,可以参加社团,可以..,可以读书,可以社会实践,可以考研,可以直接就业,可以出国,毕业的职业选择也变得多元化。

 

而当大家有了选择之后,却开始不知道怎么选择了。就算选择了,也害怕选择的结果不好。于是“迷茫成灾”。无数学生在后台问我,大学如何读,如何就不那么迷茫?希望自己摆脱平庸,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这样的疑问确实多了很多,但也很正常,因为时代真的变了。

 

首先,今年恰逢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经过40年发展,大学的精英教育已经逐步淡化了。今年的就业的人数已经逼近800万人。1977年全国大学生录取率是5%,2013年大学录取率高达76%,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逼近80%。基于这些数据,说考取大学就是“天之骄子”,是“凤毛麟角”,显然不怎么恰当。

 

其次,就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似乎什么都快,就连“成长”都变得快了,而这更多是很多人心中渴望的速度。什么一毕业年薪20万,毕业5年年薪100万……我们很多大学生开始渴望快速成长和成功。这也让大学的学习变得功利,也就出现了“必修课选着逃,选修课必逃”等的现象,甚至忽视那些有用而自己认为无用的知识。功利主义会让人变得直接,变得线性。这样以来,我们可能有外表,却没了内在。你在大学学“无用”的知识,其实并不是为了记住这些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前人的知识,学会思考,会学看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超越眼前的利益,培养一种远见。

 

高考后,我们进入一个群体众多的赛道,同时又想着快速突前,这是好事,因为想发展,但又不必太焦虑,因为发展不是短时间的事情。一步落后不怕,但害怕的是步步落后。

 

有的人会相信天赋,会说,那为什么有的人很年轻的时候就成名成功?甚至还没有读大学。

 

天赋就是你的潜质,天赋就是不用费太多力气能找到的存在感以及核心竞争力。有的人特别幸运,在很小的时候,他们的天分就被家长发现了,于是出现了莫扎特或者丁俊晖;有的人也很幸运,天赋后来被老师发现了,于是出现了各种竞赛冠军和特长生。但是,更多的人并不会如此幸运,天赋和特长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和寻找,去尝试和犯错,这个过程也许并不顺利,却充满惊喜,令人期待。这是大学的任务,也是生命的价值。

 

渴望快速没有问题,渴望发现自己潜质更好。但我们不能忽略成长需要的基础——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以及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潜质。我见过一个大学毕业就到企业做经理的,因为他有个好爹。不过,他变得焦虑,因为凭着自己现有的才华如何支撑。于是开始看各种管理、经济、市场、社会学的书籍,甚至思想政治学也开始温习起来,请教各类前辈,就连我都不放过。


因为,他知道有了位置还需要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我想不外乎品质、知识、技能、思维。 


而这个进一步讲就是,三个层次:即专业知识(含其它知识)、可迁移技能(沟通、表达、学习、分析等等)和自我管理技能(品质、时间管理、心理调适、自制力等)。

 

所有的高手都离不开这三个层次的学习和积累。王宝强没上什么学,但成为了影坛高手,因为他的“天下第一傻”不演都真,这有他秉性的成分,幸运的他用了这个自我管理技能——执拗的、憨厚的、可爱的......同时自己再学些表演的知识和技能。有时候我们的学习并非都是直接看得到未来的结果,但我们要知道到走在高手的路上往往总是孤独的,大学是为未来而读的。

 

不管你有没有明确的目标,都可以做好这方面的贮备。不妨在这十件事情上面做做文章。

 

1、看100-200本书。

 

其实学习有三种方式,一是向人学习,向比你优秀的人学习;二是在实践中学习,一般都是在错误中去领会和感悟,最后内化成自我习惯和控制力;三是向书本学习,也就是看书,这里的看书不仅指课本,而是五花八门各类书本,只要有用就好。有人问我老师该如何选书,其实真正有习惯看书的人他们会发现自己看的下一本书会是现在看的这本书介绍的,然后要看的书籍就像一棵大树的树根,会联系起来,这真的蛮好玩的!这可以提升知识技能(含专业知识技能)。

 

2、至少做一次志愿者或义工。

 

这样做会让自己更加了解社会,至少这样的机会比较容易取得,只要你愿意基本就可以了!同时也是一种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体现。现在的企业都在慢慢重视承担社会责任了,哪从谁开始呢?一般从老板,那么老板也会希望自己的员工有这会责任感,一开始的体现就是去做志愿者或义工。这可以提升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3、做一次学生干部。

 

很多人总觉得别人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甚至还觉得别人很自私。如果你选择做一次学生干部你就会发现,以前认为的东西怎么就那么的自我和不合理。并不是别人不想做好,有时候实际情况和局面就是那样的让人难以发挥。我们每一个人考虑问题的时候总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没有全局的概念,做学生干部会让这方面会改观很多。这可以提升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4、拿一次奖学金。

 

奖学金是对一个学生在校表现的综合鉴定,不仅是学习方面。学习好说明专业学的还可以,做专业相关的技术方面的活当然更有说服力,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学习能力是什么企业都看重的,毕竟到了职场很多东西都要从新开始学习。还有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今天,企业从获奖学金的同学中选拔合适的人风险更小,毕竟这帮人犯错破规的几率更小。这可以提升专业知识技能。

 

5、下一次乡。

 

到农村去看看总会激发斗志,毕竟中国的贫富差距真的很大。现在很多有钱的人为了丰富生活会经常到农村住住玩玩,我们大学生没钱也可以去,会让自己更加有动力去增强自己的斗志。这可以提升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6、做一个创新项目。

 

创新是人才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毕竟创新很难,很多企业的老板都在期盼创新的人来企业共创事业。所以在大学里训练自己的创新能力就很有必要了,无论什么都可以,与专业相关也好不相关也好,创新就意味着去改变,改变就意味着不同,不同就是创新。一旦你有了这个,你真的就是有价值的人。这可以提升可迁移技能。

 

7、谈一次恋爱。

 

感情的需求是大学生必须的,很多人都有想拍拖的想法,也有很多人没有付诸实践,因为他们害怕失败,或者其它种种原因。谈恋爱是为了以后能正确地去谈恋,正确地面对婚姻。有个好的念爱态度然后又能实现,这既满足感情需求,又可以学会与异性相处,同时也会让自己慢慢成熟起来,听说谈念爱会让一个人成长的更快些,不信你试试。反正,在毕业生的一项关于大学里最后悔的一件事情调查中,很多人都说是没有谈一次念爱。这可以提升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8、培养一个文体强项。

 

以后工作了,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在任何单位都会有文体活动,如果你什么都不会就很难入群了。有一项擅长的文体项目会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单位的同事中,这个有时比工作对话更容易。至少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有时会问道,你会什么文体项目。如果在同等条件下,你会一个项目可能竞争力就更强了!这可以提升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9、做好一次公众发言。

 

很多大学生都想学会演讲,学会说话,但你有没有去练习,有没有在很多人面前去练习,如果没有那又怎样说好呢?说话是一种自我展示很重要的方式,这不仅是面试,还是工作,还是交友,这一关需要过。一次练习不够,但至少要体验一次。因为有了第一次,你就会来第二次,第三次…….这可以提升可迁移技能。

 

10、至少过四级。

 

英语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讲了,很多企业在招人时都不自觉地打出英语水平要求。过四级也是国家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发明这个考试,不是用来作秀的,很多单位也认可了这样的考试。这可以提升可迁移技能。

 

做完这十件事情,你会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至少走在了高手的路上,如果有一天突然你做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时,那你就在高手的路上开始加速了。


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现在的自己,不妨从这十件事情开始思考。





更多阅读:


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答学生问(十):大学生挂科会有什么影响吗?

上过大学和没上大学,人生到底有什么区别?




记得前20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