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

王天龙教授: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再认识之新型阿片类药物篇

时间:2018-08-03 11:01:40 栏目:养生

王天龙教授: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再认识之新型阿片类药物篇


访谈专家


王天龙教授: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再认识之新型阿片类药物篇

王天龙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


王天龙教授: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再认识之新型阿片类药物篇

王天龙教授: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再认识之新型阿片类药物篇

王天龙教授: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再认识之新型阿片类药物篇



基于多模式镇痛和疼痛分类管理的原则,新型阿片类药物纳布啡在术中和术后镇痛中,具有哪些优势?




王天龙教授:“由广义局部麻醉技术、新型阿片类药物纳布啡、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组成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在术中、术后镇痛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强调多学科协作的围术期管理,通过应用临床上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减少与阻断手术患者围术期所遭遇的应激反应,从而加速其康复。2018年1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共同撰写并发布《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暨路径管理指南(2018)》,旨在加快ERAS规范化管理的步伐。该指南强调了手术患者实现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和术后快速恢复经口摄食摄饮的重要性,以上述两项目标为导向、以多模式镇痛和疼痛分类管理为原则,我们来看看新型阿片类药物纳布啡在术中、术后镇痛中的优势。


原则1:多模式镇痛方案


多模式镇痛方案可以保证患者在术后早期恢复神志清醒、下地活动时下肢肌力正常、下地活动时疼痛评分<3分、不影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多模式镇痛是保证患者术后24小时下地活动的关键要素。


如何实现多模式镇痛方案?如果麻醉科医生在术中、术后大量使用基于μ受体激动作用的阿片类药物,在这类药物发挥强镇痛效应的同时,还会伴发肠梗阻、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由此,我们更提倡在术后联合使用κ受体激动剂如纳布啡,将阿片类药物对肠道功能的影响降至最低,这样才能有助于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和术后快速恢复经口摄食摄饮。 


原则2:疼痛分类管理


麻醉科医生需要根据手术患者的疼痛构成来考虑多模式镇痛方案的设计,依据不同的手术类型、不同的创伤程度、术后快速康复的不同需求以及手术患者的特征,通过不同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的组合实现急性术后疼痛的控制。


腹部、胸部等手术都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内脏痛,如果手术中没有通过椎管内阻滞阻断内脏痛由外周向脊髓中枢的传导,麻醉科医生就需要考虑使用κ受体激动剂如纳布啡,来减轻内脏疼痛强度,从而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缩短术后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


在术后镇痛中,我们同样需要区分切口痛、内脏痛和炎性痛。麻醉科医生可以通过广义局部麻醉技术控制切口痛、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控制炎性痛、通过κ受体激动剂如纳布啡控制内脏痛。由上述镇痛药物、镇痛技术构成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在实现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和术后快速恢复经口摄食摄饮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