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

Nature reviews:深度详解肠易激综合征的5个危险因素 | 一文梳理

时间:2020-07-15 01:41:24 栏目:养生

本文为医脉通编译整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IBS的界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肠-脑互动疾病之一,估计影响了全球大约十分之一的人。

 

在曩昔的30年里,罗马基金会(the Rome Foundation)在消化专家的频频协商后,最终制订并完美了所有肠-脑互动失调性疾病的诊断尺度,个中就包罗了IBS。


IBS的界说为——与排便或肠道习惯改变有关的腹痛,具体见框内:

 

1.病程6个月以上,近3个月来,频频腹痛,每周至少有1天显现腹痛,并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非常改变:


(1)与排便有关;
(2)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
(3)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


2.诊断前症状显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相符诊断尺度。


IBS的风行病学


区域分布

2012年,一项纳入了81个国度/区域的大型(n=260,960)系统性回首得出,总体来说,IBS的全球风行率大约为11%,但各区域间存在差别。


图1 IBS的全球风行率。

图中可见,我国IBS风行率为5.0-9.9%(..区域未纳入统计)。



性别分布

在对全球56项研究进行的剖析中发现,IBS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稍微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OR 1.67,95% CI 1.53–1.82)。

 


岁数分布

现有资料显露,肠易激综合征染病率随岁数增进而略有下降。与50岁以下的人群比拟,IBS的发病率在5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显著更低(OR 0.75, 95% CI 0.62–0.92)。

 

IBS的危险身分


IBS的病理生理学十分复杂,涉及多个影响身分。该病是基因上易感的个别在触发身分的诱导下而形成的(图2)

 

图2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肠-脑轴(中枢神经和肠神经之间双向感化的系统)是我们懂得IBS病理生理学的要害。


肠的改变(好比饮食或肠道疾病给肠带来的改变)能反馈给大脑,肠道微生物对这种反馈也起了中介感化,IBS患者的菌群失调更严重。

 

同样,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影响胃肠道的生理机能,好比经由改变内脏敏感性或动力而引起胃肠道症状(排便习惯的改变或腹痛等)。

 

此外,个别对其症状的感知会受到改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而中枢系统也会受到心理共存病或压力的影响。

 

肠道通透性、胃肠免疫功能和炎症通路的改变在IBS的发病中也很主要。

 


基因

很多IBS患者诉其亲属患有IBS,或存在相似的症状。多项研究也发现了IBS的“家眷性”,提醒IBS潜在受遗传的影响。

 

然则,也有否决方认为,“家眷性”的示意是因为家眷成员拥有相似的童年履历或情况露出导致的。

 


饮食身分
1

西式饮食


患者经常申报饮食能触发IBS症状的发生,一项大型(n=44350)法国队列研究提醒,含糖量高,富于脂肪的西式饮食与IBS的发生相关。

                                           

2

高FODMAPs饮食


还有一些IBS患者诉,若削减饮食中的可发酵低聚糖,双糖,单糖以及多元醇(合称为FODMAPs),则其症状能缓解。


但IBS患者对低 FODMAP饮食的回答率在多个研究中转变较大,波动于50%-86%。

                                

3

麸质


麸质不耐受或者也在一些IBS患者的发病中起感化,麸质不耐受的发病率在人群中为0.6% - 10.6%。

 

然而,一项系统性的回首和调集剖析总结道,今朝的证据不足以向IBS患者介绍无麸质饮食,即使低FODMAP饮食有益于IBS的证据质量也较低。

                

4

谷氨酰胺的缺乏


来自单个对106名患者的抚慰剂对照试验的数据提醒,谷氨酰胺炊事增补剂获能经由降低肠道通透性而有益于传染后IBS(PI-IBS),但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充裕证实这一结论。

               

5

乳糖


IBS患者或者有乳糖接收障碍,但该论点也受到了质疑,因为IBS患者的症状对无乳糖饮食的回响欠安。

 

最后,还须注重的是,尽管某个零丁的饮食成分或者是IBS成长的成因之一,但饮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互相感化也十分主要。



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对胃肠道疾病的影响是研究的一大热点。先前,已有研究表明,IBS患者的粪便微生物与健康人群的粪便微生物有显著不同(P < 0.0253)。

 

肠道微生物的这种转变或者经由影响结肠运输,而使排便习惯改变。

 

IBS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产甲烷微生物和梭状芽孢杆菌属与更严重的IBS症状呈正相关。

 

梭状芽孢杆菌或者经由影响血清素合成而对胃肠道生理运动发生不良影响,但这种关联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传染后IBS

传染性胃肠炎是常见的IBS的危险身分,由传染性胃肠炎引起的IBS被称为PI-IBS。PI-IBS患者平日大便频率增多,且粪便较希(而非便秘)。

 

早期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传染性胃肠炎患者在传染消弭后,肠道习惯改变仍能持续6个月之久,在这部门患者中,每14小我就有1个能成长出IBS。

在初始传染后,症状能持续多年,甚至长达10年。这种IBS与诸如岁数和性别等的其他危险身分相自力。

 


同时存在的心理疾病

包罗压力、焦虑或抑郁等在内的心理共病经常与IBS有关,且能使IBS症状恶化。

 

一项调集剖析强调,IBS患者的焦虑归并抑郁的比例为23%,焦虑的比例为39%,抑郁的比例为29%。

 

中枢和肠神经系统之间的互相感化在IBS的病理生理学中尤其主要。

 

中枢神经系统能够改变肠道生理功能,如活动功能或内脏敏感性,进而介导IBS症状(如肠道蠕动和排便习惯,或腹痛)的发生。同样地,肠道的改变也能反馈于大脑,对心理健康发生影响。

 

研究也证实,对于无IBS诊断的群体,更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是1年后患IBS的显著展望身分。

 

若把随访时长耽误至12年,则焦虑依旧是IBS的展望因子,但抑郁失去了作为展望因子的感化。

 

这两项研究也发现,对于基线时不存在心理共病的IBS患者,在随访1年或12年后,其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

 

是以,心理上的共病或者是IBS的主要身分,当在制订IBS的治理方案时,也应考虑对心理共病进行治理。

 

医脉通编译整顿自:Christopher J. Black ,Alexander C. Ford.Global burden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rends, predictions and risk factors.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https://doi.org/10.1038/s41575-020-0286-8.


点击“阅读原文”,检索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