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焦点:MSCI纳A权重再调整吸引海外资金涌入 蓝筹与成长之争将延续

时间:2018-09-01 03:35:02 栏目:财经

焦点:MSCI纳A权重再调整吸引海外资金涌入 蓝筹与成长之争将延续

路透上海8月31日 - 一样的配方,但是不一样的效果。MSCI纳A近日将迎来第二次调整,但中国A股市场的反应却远没有6月那次大。在当前弱市大背景下,投资者对利好的反应似乎有些麻木。


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正不断扩大,海外投资者亦在不断加深对A股的了解,这将有助于提高A股的机构化比例,从而逐步改善当前A股以散户为主、波动较大的格局。不过,业内人士估计,未来市场风格的来回拉锯还将延续,大盘蓝筹与成长股的“龙头”之争将继续上演。


“外资是做大盘蓝筹股的,二级市场却盯着小盘股,所以许多人对这事(MSCI纳A)并不太关心。”银河证券分析师任承德指出。


6月1日MSCI指数首次纳入A股,A股纳入系数为2.5%,9月1日起,A股纳入系数将提高至5%。但周五A股市场却是延续弱势整理,沪综指收盘跌0.5%。


中金公司最近研报指出,根据测算,A股纳入因子从2.5%提高至5%会使得A股在MSCI中国指数中的整体权重从1.3%上升至2.4%左右,在MSCI新兴市场中的权重会上升至0.8%左右,进而带来75-10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流入。


而根据首次MSCI纳A时的经验,大量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指数型基金将会在调整生效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今日收市前完成建仓,从而将其股票配置比例与指数同步。


据上海证交所此前发布的数据,5月31日当天,通过沪股通流入MSCI纳A板块的金额明显放大,买入金额达112.7亿元人民币,创年内单日最高,约为近一个月平均水平的2.5倍。临收市前5分钟,MSCI纳A板块上涨0.13%,推动上证综指涨2.94个点,涨幅0.1%,当日主要的海外被动型基金已完成建仓。


**外资态度正转变**


指数型基金只会在生效前一天尾盘进行调控,但跟踪MSCI指数的主动型基金却是可以提前配置。在MSCI指数6月首次纳A前一个月,沪港通机制下曾出现大量资金北上,而8月这种现象再次发生。


据港交所数据,5月沪深港通机制下,北上资金净买入508.5亿元人民币;之后的6月和7月,净买入量回落至284.9亿元和284.76亿元,但8月以来,北上资金又开始放量,初步估算,当月外资净买入达345亿元。


法国兴业银行亚太区现货股票主管Stephane Loiseau表示,虽然经历了中美贸易战及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但基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正在加速,不少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态度近期已有了一些变化。


他说,自6月1日以来,与陆港互联互通机制配套的香港联交所SSA帐户(股份独立帐户)已增加了三成,部分来自海外被动型基金,但亦有来自主动型基金的。


“对他们(海外投资者)而言,MSCI调整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事件,...这更象是一种催化剂,他们开始担心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不够。”他说,他们不希望错过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市场,而且中国在未来的投资配置中预计将占到更大的份额。


他预计,MSCI可能会在明年5月年度评审时将A股纳入因子由5%提高至15%。


在6月中上海陆家嘴论坛期间,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曾表示,证监会已经着手研究相关新的制度与工具安排,以便尽快将A股纳入MSCI指数因子提高到15%左右。


法国巴黎投资的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罗念慈指出,A股目前走势已反映了相对悲观的预期,例如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但感觉上这并不太会发生,A股已接近阶段性底部。


对于外资持续流入及MSCI纳A比例再次提高等利多因素,不少国内机构对此不以为然。


如华南一位基金经理就表示,“影响不会大,毕竟新增资金金额还是比较小,...最近A股投资者的敏感度在下降。”


**蓝筹与成长之争**


任承德指出,基于MSCI调高A股纳入因子及下月富时罗素将评审是否纳入A股,近期北上资金加快,以大盘蓝筹为主的上证50指数走势相当强,技术上已率先走出下降通道。


“现在是MSCI,之后还有富时,而且富时纳A的比例比MSCI要高,一旦谈成,海外资金进入的规模要比想象的高。”他说。


中国证监会此前表示,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而富时罗素行政总裁本月对路透称,如果公司下个月决定将中国A股纳入旗舰指数,给予中国A股的权重可能超过竞争对手MSCI明晟。

    

任承德还指出,未来A股市场将是价值投资与技术派的博弈,近期去杠杆压力一直较大,资金不断在撤退,看技术面的投资者会一直看空,但外资不是太看重技术分析,他们更关注公司基本面。


“长此以往,上证50、沪深300与沪综指的表现将会脱钩,蓝筹股的表现可能会比其他股票要强。”他说。


华西证券分析师毛胜亦指出,蓝筹股近期表现较强,与A股市场国际化进程有相当大的关系。而且,在熊市期间,机构更喜欢绝对估值低的个股,安全边际更高,成长股目前来看,绝对估值仍相对较高,


“近期海外来的钱主要投向蓝筹股,机构化效应比较强,...短期来看,蓝筹股主导的风格可能还会延续。”他说。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一风格未来将一成不变。毛胜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转型的选择,是加大基建投资,还是坚持创新经济。若是创新经济之路还会继续,那么成长股仍会有机会。最近一个机会就是第四季中国预计发放5G牌照。


“中国散户占主导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变,尤其是散户的交易量和活跃度要高于机构,这种局面需要花较长时间才有可能改变。”他认为,蓝筹和成长之争,应该还会继续。


稍早有国内媒体报导估计,目前外资持股在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占比约为6%,再加上保险和公募基金这两类传统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量刚超过两成。(完)

焦点:MSCI纳A权重再调整吸引海外资金涌入 蓝筹与成长之争将延续

焦点:MSCI纳A权重再调整吸引海外资金涌入 蓝筹与成长之争将延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