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今

吴国夫差矛、越国勾践剑,怎么会出现在楚国墓中

时间:2019-10-15 03:29:03 栏目:古今


汗青大私塾 出品

文:计白当黑

编纂:莉莉丝




夫差矛和勾践剑,离别是吴越两国的神兵利器。有意思的是,这两件火器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山和望山的楚墓,两墓相距不外两千米。曾经在汗青叱咤风云的两件顶级火器,最终显现在楚国,实在令人费解。


1965年冬天,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剑型修长,剑有中脊,两刃厉害,锋刃曲凹。剑身刻有两列鸟篆铭文:“钺王鸠浅自乍用鐱”。经检测,勾践剑含有铜、锡、铅、铁、硫等成分,冷气逼人,纹饰精彩,被列为国度一级文物。




上图_ 越王勾践剑




十八年后,同样是湖北江陵,吴王夫差矛显现在马山5号楚墓中出土。它全长29.5厘米,矛身最宽处5.5厘米,矛身中部起脊,呈三棱形,满饰菱形斑纹,脊部有血槽,矛刃厉害。矛基有两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感化矛”。据专家考据,这件矛是件弗成多得的青铜珍品。




上图_ 吴王夫差矛




吴越两国的矛盾与地缘政治有着亲切的关联。吴国以太湖为中心,苏南、浙北以及安徽东南部是其势力局限。越国位于吴国之南,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包罗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吴国制霸华夏,必需首先掌握越国,以免后顾之忧。越国染指九州,一定得礼服吴国,由此,吴越两国确认了一下眼神,互相缠斗,至死方休。


在文化上缺乏认同感,同样是吴越两国力不两立的首要身分。吴国始于周王室苗斋泰伯,周太王长子秦伯三让王位,和二弟仲雍从华夏来到江南,断发文身,“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司马迁认为:“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处与荆蛮句吴兄弟也。”从而确立了吴国和周王室之间的血脉关联。


相较外来户吴国,越国首要由本地越族构成,越族是夏朝姒姓后斋,据《史记》明确记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少康衔命回乡捍卫大禹陵寝,在本地竖立了越国。吴越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别,造成双方互不信任,战争在所不免。



     

上图_ 春秋时期 吴国 越国(图右下角)




吴国处于齐楚之间,经常与其发生战争,为此,战车依然是吴国戎行的主力。战车除了配备弓箭外,同样需要戈、戟、矛、钺等长柄兵器。在这个配景下,夫差矛应运而生。值得注重的是夫差矛是指夫差时期锻造的矛,并不是指夫差专用的矛。


先秦时期,华夏国度遍及以战车作为兵器。吴越地处长江三角洲,河网纵横,水系蓬勃,影响了战车的灵活性和冲击力,故此,吴越交战短兵相接的机率大大增加,青铜剑作为近身兵器,受到了两国的存眷,获得了长足的提高。


春秋时期,越国尚属蛮荒之地,天然前提的恶劣塑造了越人悍勇尚武的性格。《汉书·高帝纪》称:“越人之俗,好相冲击”。可见其民俗彪悍。《汉书·地舆志》记载:“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西汉初年,吴越民俗尚且如斯,春秋时期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青铜剑在其时具备普遍的社会根蒂。




上图_ 受到氧化后的春秋战国 青铜剑




其实,青铜剑取决于青铜合金中锡的含量,以及剑的锻造工艺。青铜实际上是一种铜锡合金。锡多了,增加了硬度,削弱了柔韧性。锡少了,增强了柔韧性,降低了冲击力。为认识决这一矛盾,越国工匠接纳分段锻造、整体浇铸的方式,用柔韧性高的合金作为剑身,以硬度高的合金用于剑刃,经由频频浇铸,形成了机能优异的复合剑。经由复合锻造工艺,越剑的机能显着优于吴剑。


现存二十多把越剑中,越王勾践剑无疑是个中的佼佼者。一样青铜剑长度在28到40厘米之间,与其说是剑,不如说是匕首。而越王勾践剑的长度达到了55.7厘米,剑身外观的硫化铜,起到了防锈抗氧化的感化。历经两千多年,依旧能砍破二十多层纸,宝刀不老,厉害依旧。


春秋末期,吴越战乱络续。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伐越,越军以死囚阵前自刎为诱饵,涣散吴军注重力,越军武断出攻,吴军措手不及,招致大北,阖闾伤重不治。夫差继位后,重用伍子胥,两年后替父报仇,克服了越王勾践,取得了吴越争霸的领先地位。




上图_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




在范蠡和文种等人的辅佐下,勾践搀扶生产,安抚公民,练习水军,整肃戎行。越国在他的治理下,国力逐渐强大。公元前482年,越军趁夫差携吴军主力北上会盟之际,狙击吴国,俘虏了吴太子友。吴军回援,军士疲惫,被迫议和。此后,越军两度攻击吴国,均获大胜。公元前473年,越军包抄了姑苏山,夫差含恨自刎。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率兵伐齐,误信齐使,认为楚国空虚,转而引军攻楚。不虞,楚国早有预防,在徐州伏击越军,无疆死于阵中。因为无疆身前没有指定继任者,他的子嗣纷纷自立称王,越国陷入内讧盘据的局势。




上图_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




夫差矛是吴国的制式火器,曾经大量装备吴国,全国曾经出土过多件夫差矛,显现在楚国坟场也在情理之中。


勾践剑流入楚国,具体原因倒是迷雾重重。解答这个问题,谜底应该与望山楚墓的主人邵固有关。


有鉴于此,专家持有两种概念:



有专家认为邵固就是邵滑,此人“而熟行章义之难,越国乱”,助楚灭越,功弗成没,是以,楚王将勾践剑奖赐给了邵滑,最终大宝剑沦为了随葬品。因为邵固在汗青上确有其人,生卒年份集中在简王、声王和悼王三朝,与楚灭越的时间线并不吻合,这种概念pass。




上图_ 楚昭王(约前523年―前489年),芈姓,熊氏





吴越争霸,吴国和晋国结盟,越国结合了楚国。勾践的女儿曾经嫁给了楚昭王为姬,这把宝剑作为嫁奁,来到了楚国。邵固身世楚国贵族,“收支侍王”,深受信任,是以,受赐勾践剑,身后还用它陪葬。先秦时期,有君王赐赉宝剑的传统,这一概念无疑可托度更高。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曾有一副春联,“有志者、事竟成,背城借一,百二秦关终属楚;吃力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一言道尽秦末乱世和吴越争锋的离合悲欢。


吴越两国的纠葛,跟着秦国统一六国尘埃落定。吴国夫差矛和越国勾践剑,曾经是一对死敌,现在在湖北省博物馆统一个展馆展出,历经千年,锋芒依旧,世事幻化,物是人非。


参考文献:《汉书·高帝纪》《史记》



............................END............................

文字由汗青大私塾团队创作,配图源于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说,汗青范畴特邀科普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