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今

唐玄宗的最后6年:权力、爱情、尊严、自由都没有了

时间:2019-12-07 02:08:14 栏目:古今


哥舒翰20万大军战败,潼关失守的新闻传来,安史叛军的铁蹄离大唐首都长安又近了一步。

 

这是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九日,唐玄宗李隆基生射中阴郁的一天。

 

宰相杨国忠把锅甩给唐玄宗,说这十年来,络续有人跟陛下申报安禄山要造反,您就是不信,走到今天这个田地,可不是我的错。他连后路都给玄宗想好了,说,咱们尽快逃离长安,去蜀地避避风头吧。

 

这如果年青年头时的李隆基,或者就亲临前方和安史叛军拼死去了,可年逾古稀的他,早已没有了昔时的干劲。人年数越大,往往越惜命。

 

唐玄宗听杨国忠的话,沉寂转移到长安城北边的禁苑,命龙武上将军陈玄礼备好900匹战马待命。

 

几天后,东方泛白,晨雾飘渺,玄宗带着杨贵妃、太子李亨以及其他妃嫔、皇子、公主,还有宰相杨国忠、太监高力士等人从禁苑的西门逃出了长安城。城里的达官贵人和老公民到了早上才发现本身被皇帝甩掉,马上乱作一团。

 

曾经创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就此掀开了人生的最后一页。


▲年迈的唐玄宗(剧照)。


1

 


唐玄宗一行人出长安城,奔波了一上午,达到咸阳望贤宫,派人传递本地官员放置食宿。等半天没人出来接驾,本来处所官一据说安史叛军来势汹汹,早就跑路了。

 

世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停在原地束手无策。杨国忠偷偷给玄宗带了几个胡饼,让他先垫垫肚子,其他人却还大肠告小肠。

 

此时,皇帝的大队人马吸引了一帮围观群众。玄宗放下架子问他们:“你们家有饭吗?不管粗细,尽管拿来。”关中的老公民当然进展唐室早日平叛,本身也能过上宁靖日子,于是箪食壶浆,献上食物。皇室成员、王公大臣饥不择食,看到老公民送来的粗粮,争相用手抓着吃。

 

人人看皇帝一家都这么惨了,不由得饮泣,唐玄宗也掩面而泣。皇帝和公民如许抱团一路哭的排场可贵一见,更罕有的是,这时来了一个叫郭从谨的老夫,他走到玄宗身边,直言不讳道:

安禄山存心不良,已非一日,以前有人向朝廷告其逆迹,陛下却不信,致使他阴谋得逞,陛下流离失所。我还记得宋璟为相时,每进直言,世界宁靖。在那之后,大臣们却隐讳直言,一味巴结奉承,故宫外之事,陛下一概不知。我等在野之人,早就知道会有今天,但宫闱森严,无法上达天听。事不至此,我又怎能当面向陛下痛诉!


这位白叟家,就靠着这一段肺腑之言被载入史书。若不是安史之乱让他与唐玄宗在咸阳相遇,玄宗生怕永远听不到这些话,也见不到这些寻常的老公民。一人之下,皆是蚍蜉,他们配合成就了一个盛世,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唐玄宗听完郭老夫的话,忸捏地说:“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


▲唐玄宗画像。 



2

 


唐玄宗与长者乡亲告别,一路向西走,来到兴平县的马嵬驿

 

在这里,他失去了杨玉环。

 

这一番折腾,唐玄宗一行人疲惫不胜,禁军将士更是急眼了,感觉老板忒不仗义。这些禁军都是长安人,将一家老少留在家中,本身跟着皇帝大老远跑去蜀地,正本就不愿意。更况且,在他们看来,安禄山不就是杨国忠逼反的吗?潼关失守不就是因为杨国忠催促哥舒翰盲目出战吗?

 

气愤的将士们恨不得杀了杨国忠泄愤,排场逐渐失控。

 

禁军首领陈玄礼担当庇护多年,经验老道,深知若无法安抚将士们的情绪,将激发哗变。然而,诛杀宰相这么大件事一定需要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支撑,这里除了玄宗,平时最有话语权的就是杨国忠本人了。

 

陈玄礼转念一想,纰谬,还有一小我——太子李亨。


▲太子李亨(剧照)。 


安史之乱爆发时,45岁的李亨已经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子。

 

二十年来,李亨常年生活在惧怕之中。当初他之所以被立为太子,是因前任太子李瑛遭武惠妃诬陷,与此外两个兄弟被玄宗赐死。李亨这太子之位坐得一点儿都不平稳,宰相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对其处处打压,..的李适之、韦坚、王忠嗣等文臣武将被一一翦除,还要忍耐父亲的猜忌,全日心惊肉跳。

 

唐朝的太子,实在是一个高危职业。

 

李亨对杨国忠恨之入骨,更恨早已死去的李林甫,而与他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各方势力之间制衡的父亲李隆基,关系也十分微妙。

 

陈玄礼找到了李亨,将杀杨国忠的规划全盘托出。李亨的立场很郑重,史书记载,“太子未决”。在这节骨眼上,不否决就是赞成。

 

陈玄礼召集将士,给杨国忠安上“谋反”的罪名,带兵将他处死。据唐人姚汝能所著《安禄山事迹》记载,为首的是骑士张小敬,他”先射国忠落马“,众将士才一拥而上。


杨国忠的儿子,以及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都死于乱兵之中,虢国夫人出逃到半路被追杀,自刎而死。情绪失控的将士们甚至把杨国忠大卸八块,用枪挑起他的首级,吊挂在驿站门外示众。

 

唐玄宗一听事势紧要,赶紧拄着手杖走出驿门,慰劳将士,劝他们各自归队。将士们一动不动,杀气腾腾。

 

玄宗慌了,让高力士去问将士们还有何要求。将士们齐声说:“贼本尚在。”

 

陈玄礼替他们向玄宗注释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处死。”杨国忠因贵妃得宠而受到重用,将士们必然要将她斩草除根。

 

玄宗停住了,徐徐说:“朕当自处之。”

 

大臣韦谔见唐玄宗犹疑不决,上前连着磕了几个头,血流满面,劝谏道:“今公愤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

 

唐玄宗照样不忍心,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此时,侍奉玄宗多年的高力士也说话了:“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摆布,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高力士不愧是宫里的老干部,这番话切中关键。若是不杀贵妃,将士们生怕连玄宗都不放过。

 

唐玄宗爱杨贵妃,但他更爱本身的生命和皇位。这一刻,他连心爱的女人都珍爱不了。

 

在与杨贵妃死别后,玄宗痛心地命令将她处死,命人用白绫将爱妃缢死在佛堂前。正如白居易《长恨歌》所写:

六军不发无若何,委宛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不是朱颜祸水,这位旷世佳人象征了谁人荣华的时代,她用生成丽质点缀了整个大唐帝国。遗憾的是,悲剧就是把美妙的事物打坏给人看。

 


3

 


在短暂的踟躇后,唐玄宗照样选择入蜀逃亡。

 

本地老公民将皇帝的车驾拦下来,说:“宫阙,陛下家居;陵寝,陛下祖墓。今舍此,欲何之?”

 

唐玄宗听着长者乡亲的话,静默许久,可照样拉起辔头,往蜀道的偏向逐渐远去。年青年头时一代英主的影子,再也抓不住了。

 

玄宗走后,太子李亨也被老公民围住,他们喊道:“我们愿率后辈追随殿下东破贼,取长安。若是殿下也要入蜀,华夏公民还能奉谁为主?”

 

面临公民的挽留,李亨起先也婉拒了,说父皇即将踏上漫漫征途,做儿子应该旦夕在他身边奉养,以尽孝道。说罢,一边流泪,一边要策马追赶玄宗。

 

这时,李亨的儿子广平王李俶(后更名李豫,即唐代宗)和心腹太监李辅国将太子的车马一把拉住,挽劝道,现在国度已经支离破碎,若不顺应民心,组织平叛,哪里还有答复的进展。等我们入蜀,贼军如果把栈道烧了,朝廷就只能困守蜀地,到时华夏的大好山河就要拱手让人了。殿下还不如到西北调兵,和众将齐心合力,伐罪逆贼,克复两京,削平四海。

 

李亨一听,不再谢绝,既然如斯,我就顺应天意民心留下来。

 

当了近二十年太子,李亨终于解脱父亲的暗影,就此分道扬镳。从马嵬驿的静默,老公民的挽留,再到身边人的挽劝,这些偶然事件拼凑到一路,史书说是巧合,我们便相信吧。

 

唐玄宗在不远处左等右等,比及探马来报,太子被世人留下,不走了。玄宗无奈,只好持续上路。


▲唐·李思训(一说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经由一个月的远程跋涉,玄宗终于达到剑阁,拍拍扑通跳的小心脏,不消再担心追兵了。在此,他发布了一道制书,昭告世界,布置平叛计谋。

 

这道制书十分要害,在此前一个月,朝野上下不知玄宗下落,唐朝在兵变之中陷入权力真空,一发千钧。

 

唐玄宗先是自责:“伊朕薄德,不克守厥位。贻祸国内,负兹苍生,是用罪己责躬。”这就相当于罪己诏,说会有今日之祸,都是我的责任。

 

之后,这道制书又公布:“以太子亨充世界戎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南取长安、洛阳”,永王李璘、盛王李琦、丰王李珙等诸皇子也各领处所节度使,“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如斯布置,实际上就是本身居中节制,避免大权旁落,也防止处所将领窃取皇室权力。

 

可是,为时已晚。就在玄宗下诏的三天前,太子李亨已获得朔方军拥护,在灵武(在今宁夏)私自即位称帝,是为唐肃宗。他还遥尊玄宗为上皇天帝,即太上皇。

 

这就作对了,当爹的要让儿子当世界戎马元帅,儿子却要让老爹当太上皇,唐朝同时显现了两个皇帝,若何是好?

 

能够想见,李亨的自作主张对唐玄宗无疑是落井下石。

 

此后前的制书可看出,玄宗不肯抛却皇位。他从年青年头时就对权力布满欲望,在遭到姑姑宁靖公主掣肘后,争先动员先天政变,夺回皇权,当了四十多年宁靖皇帝,一贯骄傲自尊,唯我独尊。对他而言,放下尊贵无比的皇权,就是放下最后一丝庄严。

 

可在得知李亨灵武即位的那一刻,玄宗释然了。在成都,唐玄宗公布《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认可李亨为皇帝,一切军国大事听他调剂,宣告本身的统治生涯竣事。

 

这是一个明智的决意,唐朝之所以能在此后平定兵变,维持鼎祚,个中一个主要原因恰是权力集中在皇帝手里,避免了统治集体内部的争斗。

 

玄宗入蜀,肃宗无后顾之忧,能够松手一搏,这是唐玄宗在位做出的最后一大进献。

 


4

 


在蜀地,唐玄宗陷入深深的反悔和想念。

 

他回忆起入蜀路过斜谷栈道时,细雨霏微,联贯络续,马铃声在山谷间回音缭绕,凄切哀婉,遂作《雨霖铃》一曲,命乐工张野狐吹奏,以依靠对杨贵妃的哀思。后来他回到长安,看到杨贵妃曾经吹奏的玉磬,更是睹物思人,只好命人将其藏起来。

 

他回忆起昔时辅佐他开创盛世的宰相姚崇,说:“若姚崇在,贼不足灭也!”这就雷同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哭奉孝,如果他还在,我也不至于落到如斯下场,有几分推卸责任的意思。

 

他回忆起擅权固宠的宰相李林甫,懊悔不已,评价他:“妒贤嫉能,亦无敌也。”可当别人反问他:“既知,陛下何用之久耶?”玄宗默然不语。

 

他回忆起开元最后一任贤相张九龄。昔时安禄山违犯军令,唐玄宗不肯将他处死。张九龄断定安禄山必为后患,上奏“不宜免死”,玄宗不听。在流落蜀地的第二年,他专门遣使至曲江敬拜早已作古的张九龄。

 

在长达两年的自我反省后,至德二载(757年),唐玄宗终于接到振奋人心的好新闻——唐军收复长安!

 

此时,一个问题摆在玄宗眼前,是否要回长安与儿子团聚?

 

唐肃宗上表请父亲还京,语气也算关切,说老爸您别当太上皇了,回长安当皇帝,我就回东宫..,以尽臣子之道。玄宗可不敢偷着乐,之前儿子一跑到灵武就私自称帝,如今长安都收复了,反倒要交还皇位,谁信啊。

 

唐玄宗立马给李亨写了封回信,你把四川割给我吧,我不回家了,就在这儿养老。

 

之前,唐肃宗上表请太上皇复位,他的心腹重臣李泌就断定玄宗弗成能东归,还要求肃宗追回此表,但使者跑太快,没追上。

 

唐肃宗获得玄宗回信后,只好问李泌有何解救方式。李泌说,您让我写封贺表。

 

李泌另写一个贺表,此次是用群臣的名义写的,就27个字:

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


短短几句话,就包含三层意思:李亨称帝是公民挽留,群臣劝进,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不给玄宗体面,这缓和了父子间的矛盾;其次,肃宗派兵夺回长安,“及今成功”,大臣们感觉他有资格当这个皇帝;最后两句是说,肃宗日夜驰念玄宗,进展父亲回京颐养天年,这就是打亲情牌。

 

唐玄宗接到第二道贺表,表情果真大不沟通,下决心脱离成都,东归长安。肃宗知道后,对一旁的老铁李泌说:“此都是卿的劳绩啊。”

 

父子俩这一来二往,都藏了不少心计,玄宗归去长安,还能过平稳日子吗?汗青敷陈我们,被迫抛却皇权的帝王,日子毕竟不会好过。


 


5

 


玄宗和他的小朝廷刚到扶风(今陕西宝鸡),肃宗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派出3000精兵迎驾。此时玄宗身边才几多人?不外才600禁军。

 

肃宗的3000精兵一到,将玄宗的600人悉数缴械,命他们当场闭幕。意思是,弟兄们辛劳啦,接下来送太上皇回家的工作就交给我们了,如果不说接驾,还认为是绑架。

 

到了咸阳的望贤宫,这里是玄宗昔时逃离长安后途径的第一站,肃宗早已在此等待。

 

肃宗为父亲放置了盛大的迎接典礼,为世界人演了一场父慈子孝的好戏。他让人请玄宗登上望贤宫南楼,本身脱下黄袍,换上臣子的紫袍,一路小跑到楼下,对着楼上的玄宗一阵手舞足蹈,这是朝拜礼仪,叫拜舞。

 

玄宗一看儿子来了,赶紧下楼,父子俩抱在一路大哭一场。接着,肃宗跪下来,捧着玄宗的脚,痛哭流涕,这是胡人的旧习俗,透露对他父亲的尊敬。

 

这时,玄宗要亲自为儿子披上黄袍,肃宗跪地不起,频频谢绝。玄宗说:“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调养余齿,汝之孝也。”唐肃宗做出一副摆布犯难的模样,穿上黄袍,摆布山呼万岁,响彻云霄。

 

时隔两年,父子终于重逢。

 

唐肃宗魔术做足了。之后,肃宗在正殿大摆筵席,御膳呈上来,都要先尝一口,再献给玄宗。回长安的路上,肃宗为玄宗牵马,然后作前扶引路。

 

唐玄宗看着此番场景,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吾为皇帝五十年,未为贵;今为皇帝父,乃贵耳!”有人说玄宗这人没心肝,经此浩劫欠好好悔过,还如斯沾沾自喜。可这句话似乎也可懂得为,玄宗有意对肃宗示好。

 

当往日弗成一世的雄主说出这种违心的话,足见其晚年潦倒。


▲唐肃宗迎接唐玄宗还朝。 


 

6

 


回到长安后,唐玄宗住进了兴庆宫,唐肃宗住在大明宫,父子俩经常互相探问,有时还会在夹城相遇。玄宗生活优裕,地位高尚,看似享尽嫡亲之乐,实则危机重重,免不了肃宗的怀疑。

 

兴庆宫由玄宗本来当藩王的旧宅改建,位于坊市之中,最南面的长庆楼就紧挨着大道。唐玄宗闲来无事登上长庆楼,全城街景历历在目,楼下过往的士民常在楼下高呼万岁。玄宗一听心里愉快,也会挥手请安,甚至摆下酒菜,请老公民到宫中一聚。

 

平时到兴庆宫走动的人,除了公主、内侍、宫女和梨园后辈,就是玄宗的亲信陈玄礼与高力士。玄宗还曾设宴招待将军郭英乂、王铣等人,并予丰厚的犒赏。剑南道的官员曩昔两年曾与玄宗共度患难,每次进京奏事,也会到兴庆宫探望玄宗。

 

唐玄宗全日与外人交游,实际上已对肃宗形成威胁。你都退休了,还和朝中官员交往甚密,意欲何为啊?


▲长安华灯初上(剧照)。 

 

肃宗看在眼里,嘴上不说,心里一定不宁神。这时,太监李辅国就对肃宗进言,太上皇交友外人,陈玄礼、高力士更是日夜大逆不道,对陛下晦气,弗成不防啊。

 

言外之意,就是要提防唐玄宗复辟。

 

李辅国与唐玄宗早就有过节,他身世闲厩马家赤子,边幅奇丑无比,本是高力士的手下,不得重用,被打发到太子宫中。后来,他搀扶李亨上位有功,又是新君心腹,就此平步青云,早想对轻蔑本身的玄宗一党睁开清理。

 

李辅国是唐朝的一大祸害,太监把握兵权,摆布朝政恰是自他起头。这么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正好能够帮皇帝干脏活。

 

李辅国向肃宗建议,兴庆宫建在市井之中,宫墙低矮,不适合太上皇栖身,不如请他白叟家到太极宫栖身,那边深宫大院,警觉森严,又可杜绝小人勾引,岂不分身其美。

 

太极宫与兴庆宫的情形可谓天地之别。太极宫位于大内之中,北面是禁苑,南面是朝廷办公场合,东面是太子的东宫,西面是宫女住的掖庭宫,几乎与世阻隔,玄宗到那儿外观上备受优待,实际上如同软禁。

 

唐肃宗什么回响呢?史书说,“上不听”,也就是犹疑不决。

 

李辅国在宫中多年,知道上司不明说,不代表分歧意。他先出手试探肃宗的真实意图,假托敕令,命人从兴庆宫取走290匹马。

 

马是计谋物资,接触必备,当然不克宁神交给玄宗。兴庆宫正本有300匹马,一会儿就剩下10匹,唐玄宗看着空荡荡的马厩,无可若何地对高力士说:“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唐肃宗对李辅国越权的行动,没有任何透露,根基上已是默许。李辅国见状,加倍轻举妄动。有皇帝撑腰,这事儿就好办了。

 

上元元年(760年),李辅国派人到兴庆宫传话,说肃宗请玄宗到太极宫游玩。玄宗不敢拒绝,随李辅国走到睿武门,倏忽显现500名持刀的骑手,拦住去路。

 

玄宗大惊失色,李辅国这才傲慢地说:“皇帝认为兴庆宫地势低洼狭小,请太上皇迁居太极宫。”经由马嵬之变,玄宗对叛乱都有心理暗影了,吓得差点儿从立时摔下来。

 

太上皇竟被如斯陵虐,危机关头,一旁的高力士赶紧上前扶住玄宗,痛斥道:“五十年宁靖皇帝在上,李辅国何得无礼!”之后又以太上皇的名义发布诰命,对面前500名马队透露宣慰:“诸将士各好在!”

 

众将士这才认为太上皇余威尚在,不敢随意冒犯,纷纷收刀叩拜。高力士知道事情无法挽回,眼下只能先保玄宗平安,于是饬令李辅国与他一路为太上皇牵马。李辅国虽不情愿,但也不敢太甚豪恣,只好和老上司拉起缰绳,护送玄宗进入太极宫。

 

比及李辅国带兵退出后,玄宗对高力士感谢地说:“若不是将军,我就要成刀下鬼了。”

 

此后,唐玄宗被软禁到太极宫,彻底与皮相的世界失去关联,多年来陪同在身边的旧臣,也被肃宗尽数清退。曾经的禁军首领陈玄礼被迫令退休,多年陪侍在侧的高力士被贬巫州(今湖南怀化市)

 

太极宫中,只有肃宗放置的百余名宫女负责洒扫,几十名老弱残兵负责庇护。

 

一贯仗义执言的颜真卿代表百官上表,问候玄宗的起居情形,立马被撤去刑部侍郎的职务,贬为蓬州长史。

 

晚年伶仃的玄宗,没有权力,没有恋爱,没有庄严,甚至,没有自由,只剩下亏弱不胜的身体,如风前残烛,桑榆暮景。

 


7

 


端午节到了,唐肃宗与子孙相聚,大明宫中其乐融融,唯独缺了年迈的玄宗。此时的肃宗身体欠佳,已许久未去太极宫探望父亲。


肃宗怀抱年幼的小公主,怕人笑他只好与儿女嬉闹,对奉诏进宫的名流说:“朕深爱此女,卿不要见责。”

 

那人接过肃宗的话,说:“太上皇想见陛下,就像陛下垂怜公主一般啊。”

 

肃宗听了,如有所思,片刻说不出一句话来。


▲唐肃宗画像。 


宝应元年(762年),在被软禁在太极宫一年零十个月后,78岁的唐玄宗含恨作古。在临终前的一段时间里,他陷溺于道教的辟谷,不食五谷,对峙绝食。

 

这位盛唐皇帝,自从六年前脱离长安后一蹶不振,更是在失去权力后仿佛失去了生命的色彩,在孤寂中走向人生的终局。

 

就在唐玄宗作古13天后,唐肃宗也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

 

唐玄宗的孙子唐代宗遵循祖父遗愿,将他埋葬于泰陵。昔时与唐玄宗一同开创盛世的文臣武将早已随风磨灭,最终陪葬泰陵的只有一人,那就是高力士。

 

玄宗作古那年,被流放巫州的高力士正好遇赦而归。他走到半路,听闻玄宗已死,面朝北方,嚎啕大哭,呕血而死。

 

第二年,安史之乱平定,那鼎盛的大唐,却已恍如隔世,一去不复返。



全文完。感激阅读,若是喜欢,记得顺手点个在看以示鼓励呀~

 

 

参考文献: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年版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90年版
赵剑敏:《大唐玄宗时代》,上海人民出书社,2007年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