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今

为什么隋唐不惜倾国之力,非要灭掉..不可

时间:2021-02-03 02:17:56 栏目:古今

作者:大狮子 

起原:汗青D私塾(ID:lishi1600)


在吉林集安,有一座座高耸的“东方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霜,这就是..王陵。..国鼓起于西汉末年,历经三国、南北朝,成为北达牡丹江,南至今韩国汉江流域,“器材二千里,南北一千余里”的一个大国。

而就是这个大国,让隋唐两个强大的华夏王朝,多次倾国之力而挞伐之。

上图_ 杨坚(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 屡屡挞伐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水陆两路30万人,东征高丽,应路途强风暴雨,两军路途伤亡惨重,最终只得退军作罢。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征集世界士卒,汇聚113万人,摆布共12军,号称200万,“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与次年三月,渡过辽河,攻击..。..上将乙支文德接纳诱敌深入的战术,大破左路隋军宇文述部。右路军来护儿一度攻至平壤城下,但也遇伏大北,被迫回撤。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再征..,大军猛攻辽东城20日,正要霸占之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在后方动员叛乱,隋炀帝不得不撤军而回。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炀帝三征..,隋军节节胜利,..无力再战,遣使议和。此时,隋国内形势已经腐败,农民起义如火如荼,隋炀帝只得接管议和撤兵,..归还隋朝叛将斛斯政,也算让杨广赤子挽回了点体面。

上图_ 隋朝边境

唐朝竖立,华夏久经战火,哀鸿遍野,西北突厥虎视眈眈。唐朝廷为缓和局势,一度和..修好。然则好景不长,大唐历经贞观之治后,国力强大。东北边境烽火又起。贞观十八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以..侵略新罗为由,攻击..,次年,李世民亲奔东北批示作战。唐军一路大胜,但时入暮秋,草枯水冻,粮草不济,前方又遇坚城,难以霸占,只得撤军。

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唐发35军,挞伐..。唐军大北..军,围攻平壤城,然则赶上天寒大雪,被迫退却。

666年,..内争,唐高宗乘隙再对..动员总攻。唐军分道合击,各路捷报频传。668年,唐军会师鸭绿江,进军平壤城。668年9月20日,唐军霸占平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烽烟,华夏王朝对..的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北方严寒之地的..,事实有什么原因值得隋唐两大帝国,一连挞伐,非置之死地而弗成呢?

上图_ 隋朝三征..

  • 大患不得除


克劳塞维茨有一句名言,战争是政治的陆续。对..的延绵不停的挞伐,如许历久的大规模的战争,并不是统治者小我的好大喜功,也不是外观上..使者的有亏臣礼,而是有深刻的政治原因。

首先,东北亚区域有着主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如后人说所“世界安危系九边,九边之首在辽东。”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就像一个簸箕,华北平原就是簸箕口,正对着渤海,而海对面就是辽东半岛。陆路上朝鲜半岛伸入辽东,经由辽西走廊,又是纵贯华夏沃野。后来的辽金鼓起,再后来的满清龙兴,甚至于..侵华,都是从东北和朝鲜半岛起头。

..和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分歧,是个农业国,在东疆建章立制,步步为营,做大做强。在东北冲要,力争谋求处所霸权,南征百济、新罗,开疆拓土,若是不加以扼杀,假以时日,既有或者和大唐大隋逐鹿华夏。..还和西北的突厥暗通款曲,若是二者一旦勾通结合,如后来的蒙满结合一般,对华夏成包夹之势,则社稷山河就危在夙夜了。如许的一个..,对华夏来说,的确就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打行吗?

上图_ ..、百济和新罗

  • 其次,..的存在,损坏着大一统王朝的宗藩轨制。


所谓皇帝守在四夷。宗藩朝贡系统在封建社会的东亚,是维护世界不乱的大秩序。隋统一后,..外观上认可是隋的属国,然则对皇帝圣谕熟视无睹,毫无臣礼,这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势,损坏帝国的威信。是损坏世界秩序的行为。..攻击唐的藩属新罗,珍爱藩属是宗主的自然义务。若是小弟被打了,年老不出面,年老今后还怎么带人?

此外,..鼓起之地,正本是汉代疆土,原先东北辽东、乐浪、玄菟、真番、临屯等地都是帝国的郡县。隋唐两代都是世界割据纷争之后竖立的王朝,金瓯无缺是隋唐统治者们的追求。他们以恢复汉朝旧土为宗旨,不克容忍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再游离于中央当局之外。唐中枢侍郎温彦博就曾说,“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冤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弗成许以不臣”唐太宗也说:“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克得,朕今冬征欲为中国报后辈之雕。”隋唐统治者,把挞伐..算作复土行为,是统一战争的一部门。

上图_ 杨广(569年-618年),即隋炀帝

  • 战争也要计价值


综上,出于国度王朝好处,对..的战争不得不进行,然则进行战争也该当要全局考虑,要综合较量其对国度经济的影响,和人民的承受能力。隋炀帝倾世界之兵,三次东征,消费大量人力物力,青壮折损疆场,田园芜秽。其时撒布着数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就是对统治者不计民力东征的控诉。

“莫向辽东去,迢迢去路长。老亲倚闾望,少妇守空屋。有田不得耕,有事谁相将。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龙堆忆田园。

莫向辽东去,从来行路难。长河渡无舟,高山接云端。清霜衣吃力薄,大雪骨欲剜。日落寒山行不息,荫冰卧雨摧心肝。

莫向辽东去,夷兵似虎豺。长剑碎我身,利镞穿我腮。人命只转瞬,节侠谁哀思。功成上将受上赏,我独何为死蒿莱!“

“世界死于役而家伤于财”,公民最终忍无可忍,“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揭竿而起,隋朝终在农民起义的烽烟中四分五裂。

上图_ 唐征..百济之战

唐代统治者就吸取了隋代的教训。在李世民东征撤回后,唐朝改变了对..的计谋,认为..还很壮大,进行大军围剿,很难将其连根铲除,反而还会使得消费国力,影响国内不乱。要先历久用小股军队,对其进行骚扰,使其“国人不得耕种”,“千里萧条,则人心自离,鸭绿以北,而不战可取矣”恰是这种对计谋方案的适当调整,让..国力大衰,而唐朝又不于此太耗民力,最终一战把..拿下。

参考资料:【1】《隋唐与..战争原因及影响探析》 姜明胜  延边大学 2008【2】《试论唐太宗、唐高宗对..的战争》  刘进宝 中国边陲史地研究 1995.1【3】《唐征..之战的计谋研究》  张国亮 吉林大学 2008

 -END-


想到场古典诗词文学交流群?

社长..,邀您进入~

向左滑动存眷 " 古墨私塾" 

相关文章